一个月前,在中山东路上陪伴了宁波人20年的百货老店,新华联商厦正式告别——
这一事件对宁波人的震撼可谓极大,同时也将视线重新聚焦到了这条曾经的“浙东第一街”。
在这里,浓缩着宁波百货业最为鼎盛的光景,是一代宁波人消费心智的启蒙"原点";也是在这里,我们目送着一家家"百货老店"离开。
曾风靡一时的百货“四大天王”,如今只有宁波第二百货商店依旧坚守,也只有这里一直自带流量、持续火爆。
我们不禁好奇,这家火了71年的百货老店,到底做对了什么?
中山东路上的百货老店
你还记得几个?
不夸张地说,对于中山东路,绝大部分宁波人都有不可名状的情结,这里浓缩着宁波头部百货最为鼎盛的“黄金十年”。
20世纪90年代,宁波头部百货在中山东路上呈密集之势“一字排开”。
坊间所传的宁波百货“四大天王”——华联商厦、宁波第二百货、新江厦商城、长发商厦,都在中山东路上。
1988年,宁波首家大型现代化商场华联商厦开业。1990年,华联商厦在全省首次实行“开架销售”,并安装自动扶梯,同时实行营业员统一着装。
1993年,经营面积1.15万平方米的宁波新江厦商城在江厦桥东侧亮相,标志着中山东路商业街自此跨过了奉化江,也结束了宁波原江东区域没有大型百货商场的历史。
1994年,经营面积1.1万平方米的美乐门商城开业迎客;同年,宁波长发商厦亮相中山东路,成为全市首家专营中高档商品的大型精品百货店;1997年,宁波第二百货原址新建大楼开业;1998年,香港新世界百货开业,这是宁波百货的首家外资商业;同年,金光百货亮相江厦桥东。
争相入驻中山东路的头部百货,也实实在在地创造了闪闪发光的业绩。
上世纪90年代,宁波商业发展迎来高潮,1992~1996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出现了第二个更加迅猛的井喷期,总量从54.98亿元暴涨为226.82亿元,4年增长了3.13倍。到199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78年增长了40倍。(数据来源:《宁波二百志》)
这是属于百货时代的“黄金”十年,也是中山东路的“黄金”十年。此后,随着“购物中心时代”的来临,宁波百货进入不断重塑、转型的阶段。
在此间,宁波百货“四大天王”,陆续离场。
2000年,宁波华联(600683.SH)公告亏损。中国银泰投资公司收购了23%宁波华联的国有法人股,华联商厦更名为宁波银泰百货。
2006年,宁波长发商厦由百联接手全面经营管理工作,并将“长发商厦”更名为“东方商厦”;2014年,东方商厦停止营业,全面改造。2019年,东方商厦打出“江荟151”的新店招,再度回归。此次改造中,江荟151最大的变化就是“去百货化”。
2018年,新江厦商城管理方最终放弃百货业态,将1-3层整体租给了北京银行——自此,新江厦商城也“消失”在中山东路上。
至此,中山东路上的宁波百货“四大天王”,仅存宁波第二百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