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乳中含有用来抑制沐浴乳变质的防腐剂。”
“防腐剂用于保存化妆品、药品、食品、饮料和个人护理用品。长期使用很容易造成致癌风险。”
......
不可置否,防腐剂确实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比如过敏、癌症、干扰药物的效果,甚至还会进入下水道并进入供水系统。不幸的是,关于这些化学物质如何影响人类,我们仍然有很多的不确定。至于防腐剂在沐浴露中的添加,是否一定会产生危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沐浴露中含有防腐剂,长期使用会致癌?是否有科学根据?
不可置否,在沐浴露中却是含有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等。其中,对羟基苯甲酸酯因成本低,较其他防腐剂的毒性低,且有相当好的抑菌效果,因此,部分乳状(如沐浴乳)及霜状产品会使用对羟基苯甲酸酯来抗菌防腐。
对羟基苯甲酸酯在1988年被列为种环境雌激素。雌激素是乳癌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环境雌激素这类物质在进入体后有模拟雌激素的作,从而衍出越来越多的对羟基苯甲酸酯和乳癌相关研究。2004年的研究〈Concentrations of parabens in human breast tumours〉在类乳房肿瘤细胞里测到了微量的对羟基苯甲酸酯。但对羟基苯甲酸酯在体内,是否像雌激素一样,在乳癌形成机转中扮演重要角色,截至目前为主,都尚未能被证实。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2004年的研究并没有做对羟基苯甲酸酯如何进入人体组织的研究,且内容也没有提及任何对羟基苯甲酸酯与致癌机转有关的实验,单以这篇研究是无法得知对羟基苯甲酸酯是否为造成癌症的原因。
2013年的另篇学术研究,在类乳癌细胞样本里发现了5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当时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产品焦点主要是放在汗剂(全/腋下)。2014年有研究进步指出,短期暴露在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酯可以破坏体DNA,形成癌细胞,不过,低浓度但长期暴露于对羟基苯甲酸酯是否会致癌,则须更多研究来探讨。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研究皆未直接证明使含防腐剂类的化妆品、汗剂、沐浴乳等等外产品会增加罹癌风险。唯有体实验才能证实激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对体造成的影响。而且检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致癌分级,将许多物质依据流行病学、动物毒理实验证据,区分其致癌等级为1级至4级,对羟基苯甲酸酯并未被列入致癌物质之中。
二、沐浴露使用防腐剂是否符合规范?
对羟基苯甲酸酯的成分常见添加于外用产品的防腐剂。根据国家的规定,所有外用产品或化妆品在使用防腐剂上,都有规定的限制用量。沐浴乳添加的防腐剂中,除了对羟基苯甲酸酯,还有其他种类的,每个防腐剂都有相对的使用含量限制及规定。
前并未有够证据显对羟基苯甲酸酯在现化妆品规范的使上会造成健康风险;而在有更够的科学证据以前,对羟基苯甲酸酯在外用产品上符合规定的使仍被视为安全。
根据规定,对羟基苯甲酸酯从原先规定为单独使用浓度限量0.4%,混合使用浓度上限0.8%,降低为无论单支或混合使用,总浓度上限不可高于0.14%。我国外用沐浴产品,在规定范围内添加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抗菌防腐剂是合法的,而且防腐剂依成分比例不同,有不同浓度的规定,且同样规定不得使于三岁以下孩童尿布部位之非立即冲洗产品。